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学者

张岂之

2021-01-22 13:55 来源:省社科联

微信图片_20230901141721

张岂之,男,1927年生,江苏南通人,著名历史家、思想史家、教育家。笔名栗子、谭心,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曾在重庆读南开高中,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49年受侯外庐先生关于中国思想史的专题课的影响,开始中国思想史研究。1950年北大毕业,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1952年赴西北大学任教。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史研究室担任侯外庐先生的助手,参加学术研究。现任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华夏文化》(季刊)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会长等。

参与主编《宋明理学史》等,自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中华人文精神》、《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历史》(六卷本)、《中国思想学术编年》(六卷本)、《中国思想学说史》(六卷本)、《张岂之学术自选集》、《乐此不疲集》、《大学的人文教育》、《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春鸟集》、《不舍集》等。

1988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8年12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1989年10月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2012年被评为陕西十大社科名家。2015年获第五届“纳通国际儒学奖”之“优秀导师奖”、2016年荣获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等。

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及学术组织领导经验,主持过多项重大、重要科研项目。先后担任中宣部、教育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工程《史学概论》、《中国思想史》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规划课题等多项。

张岂之先生认为,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体现。精神、思想、理论、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可称之为观念文化,除此还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政治文化、文学艺术、生态文化等。人们对于文化的研究,如果离开民族的实体和民族生衍发展的历史,或者离开文化的核心,就难以抓住文化的重心所在。如果只是限于思想、理论、价值观的研究,而忽视文化结构的其他方面,就不能理解文化的全貌。将思想史与文化史结合起来,努力融合为一个整体,以进一步突显中国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这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者的责任。

在大学人文教育理论探索与教育实践、研究生的综合培养方面,张岂之先生倡导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准,陶铸道德人格,树立健康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成为有文化品味和内涵的优秀人才,以实现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实现文化育人,造就“文明人”,将人文教育不断推向“综合教育”、“全面的教育”。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人格,注重科学和人文价值交融。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编著本科生与研究生系列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坚持科研和教学相结合,始终注重不断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

在学术推广和社科普及方面,张岂之先生1991年创刊并主编《华夏文化》(季刊)杂志,已出版128期。主编出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11册,西安出版社2008年版,2012年第2版共12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13册)(学习出版社2014年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3、2022年版)等。积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工作,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贡献力量。此外,《中国历史十五讲》被翻译成英语、俄语、韩语、哈萨克语、白俄罗斯语、吉尔吉斯语、阿拉伯语、乌克兰语等。《中国传统文化》被翻译成英语、韩语、波斯语、阿尔巴尼亚语等。《中华人文精神》多语种外译工作正在有序实施中。这些著作的外译与推介为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切实努力和积极贡献。

强调文化会通、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是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与保证。这也是张岂之先生七十余年所从事的课题研究与文化普及工作的“主心骨”。

  张岂之先生热爱自己的专业,认为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同等重要。他曾经形象地说,自然科学是参天大树,人文学科就是春草。经常引用清代诗人张维屏的诗句来勉励自己和学生:“沧桑易使乾坤老,风月难消千古愁。多情唯有此春草,年年新绿满芳洲。”